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随着11月份各设区市风貌专班、省风貌专班验收工作结束,2022下半年度未来社区验收告一段落,本批次全省未来社区参与验收名单共90多个,其中绿城服务集团未来社区团队参与验收运营的项目多达九城十五个,已跻身行业第一梯队。
未来社区是实现整体大美,浙江气质的社区新风貌的重点引领性工程,以新时代党建为统领,聚焦人本化、生态化、数字化三维价值,突出高品质生活主轴,有归属感、舒适感、未来感的新型城市功能单元,它是九大场景创新有机统一的新人居空间。
绿城服务在20余年的发展过程中,创建出包括健康养老、教育服务、社区零售等较为系统和成熟的场景实践,与未来社区“三化九场景”及33项服务场景指标高度贴合。
发轫于浙江省的未来社区,如何成为共同富裕基本单元?
“未来社区”的概念由浙江省政府于2019年首次正式提出,同年3月正式出台《浙江省未来社区建设试点工作方案》,在随后的几年时间里,未来社区营造的相关措施、实施方案、验收标准等相继推出。
2021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浙江开启了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的新征程,而未来社区即为浙江省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的微观抓手和重要组成部分。从此,未来社区承载更加深刻的使命和意义。
为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浙江全省域深入实施未来社区“一统三化九场景”推进行动,打造绿色低碳智慧的“有机生命体”、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活共同体”、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综合体”,以未来社区理念,将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紧密结合,为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出示范。
未来社区验收有哪些要求?一次性为你讲清楚
为加强政策研究、完善制度保障,高质量推进全省省未来社区项目建设,浙江省城乡风貌整治提升工作专班办公室出台了《浙江省城镇未来社区验收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更新。《办法》明确验收原则、分值设置、验收标准等,各申报项目收集评分支撑材料并组织自评。
同时,《办法》还指出考核验收将以居民满意度为前置条件,对未达到满意度基础要求的项目不予验收。旧改类社区,应以提升社区整体环境风貌为创建基础,对尚未完成老旧小区改造或未达到老旧小区改造标准,不予验收。
场景建设部分,由场景响应度、“浙里未来社区在线”落地情况、运营可持续性、特色亮点塑造四个部分构成。
“浙里未来社区在线”落地情况:以贯通实施“浙里未来社区在线”重大应用为核心,具体结合社区物联网支撑能力、平台基础支撑能力、社区应用建设情况、系统使用体验情况、数字化营运情况等方面,考核未来社区数字平台的时效性、落地性,以及社区整体智治水平。
运营可持续性:从明确运营主体、建立多主体有效合作模式、探索多元化资金来源、形成场景空间运营阶段性成效、建立动态优化的场景系统领域考核社区运营可持续性。
特色亮点塑造:从文化挖掘、核心场景塑造、建设模式、居民参与、政策创新、相关荣誉、自主申报领域考核,推动社区在创建过程中发挥主观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未来社区验收,真正潜在的意义是什么?
社区是城市的基本单位,更是城市文化融合、居民生活和幸福感提升的重要场所。
未来社区作为新兴事物,创建全过程需要政府主体、相关部门主导;工程建设需要设计院、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强弱电单位、软装单位等多方协同;运营验收则需要运营单位、数字化单位、广告公司等全力支持。
未来社区验收,一方面是物理空间上建设工程的竣工交付,更重要的是改善居民生活服务品质。省市专家们关注的不止是社区建设改造情况,园林景观绿化,更关注社区内居民生活前后的变化,如今年着重提出的「一老一小」,养老设施、居民食堂、婴幼儿托育等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
而这与绿城的理念「房子只是生活的容器,生活和服务才是核心」不谋而合,在某种意义上,未来社区验收真正的内核是验收新生活。
在实际创建,积累经验的过程中,越来越多地方政府认识到运营前置的重要性:从早期的资金倾斜于土木建设,到现在更加注重居民实际需求、建立可持续机制、引入和培育场景服务商,而这些正是绿城服务主张的「交付生活」模式。
自2020年底以来,绿城未来社区公司精准定位,所提供的专项咨询、专项运营、一体化大运营等业务迅速孵化,与省域未来社区试点旧改和新建类项目前策前置、设计规划、场景运营、标准验收等全阶段需求耦合共联。
验收结束,不是未来社区建设的休止符,而是一个新的起点。未来长效运营如何自平衡,多元主体如何有效合作,场景空间如何持续优化?则是下一步我们着重研究的课程。
心之所向,身之所往,未来我们将为更多社区提供运营服务,为城乡美好生活持续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