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引发《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旨在扎实有序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重点工作,促进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2022年2月,浙江省发布未来乡村指导意见,对美丽乡村进行升级,以“三化九场景”作为建设方向和工作体系。
位于温州市文成县南田镇的武阳村,作为刘伯温故里及文成县合力打造的共富样板,于2022年成功创成浙江省首批未来乡村建设试点村。当千年古村遇见未来乡村,会带来哪些新故事?
今天,我们深入武阳村,拜访未来乡村创建的亲历者,走村入户,寻找答案。
武阳村,是明朝开国帝师刘基的故里。近年来通过“打造一个共富引擎、扮靓一个共富颜值、做强一个共富产业、做足一个共富文化、组建一个共富团队”的“五个一”模式实现蝶变升级,农民人均收入由2016年的1.44万,提升至2020年的2.82万元,村集体收入增至54万。2020年接待游客量达30万人次。
武阳村作为刘伯温故里及文成县合力打造的共富样板,于2022年成功创成浙江省首批未来乡村建设试点村,未来将通过构建农文旅一体化乡村运营模式,实现从武阳到全县的“点、线、面”机制推广,深刻把握中央乡村振兴战略及浙江未来乡村战略,达成“续写创新史,走好共富路”的重要使命。
在刘志林看来,未来乡村不仅要补短板、锻长板,还要创新板,且更要注意“运营思维”,要着眼长远,创造更开放、更具生命力、更可持续的未来。“未来乡村不是要创造一个100万人只来1次的地方,而是要打造让1万人重访100次的地方。”
通过一次次走访调研,南田镇党委了解到村集体、民宿、村民的需求共同点是“增收入、提服务、强管理”,相信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选择了村企共建,引进社会资本的模式。经过反复论证,镇党委终于勾勒出理想企业的画像:致力服务、注重人文、资源丰富、创造价值。
1992年的施俊,是一名年轻的基层干部,大学毕业后选择回到人口流出的文成县,先后就职于旅游局、县委办、铜铃山镇、团委等单位,“一路走来,我的工作思路一直放在为群众服务上,这里是我的家乡,我想把家乡建设得更好。”
2021年,南田镇开始建设武阳村未来乡村的五化十场景,建成之后需要有专业的机构来管理,引进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到武阳村的社会治理中。去年,与绿城咨询达成共识,即“农文旅融合,政府退一步,企业进一步”的乡村治理新格局。后续演变为政企村联建的治理模式。
目前,这套模式的影响力和生命力正在逐步显现,文成、温州,乃至浙江省的高校、专家学者等组织纷至沓来。
“我们和绿城咨询合作的第一阶段已逐步成型,即绿城服务基础物业先进场,构建合作模式。下阶段是进行空间运营和品牌策划,逐步加深合作。我们还计划组织乡村运营峰会,把文成所有未来乡村的资源都整合到武阳来,再通过绿城的合作资源、产业资源再整合,期待出现不同的火花。”
说起绿城的进驻,施俊赞不绝口。“首先,绿城服务的基础物业重塑了武阳村的环境卫生和管理体系,县领导也非常认可。其次,绿城品牌为民宿带来了增收,疫情开放以来,游客量翻倍,大巴车、私家车的停放变得有序,让武阳村可以容纳更多游客,游客口碑反馈也变得更好,对武阳村的产业发展有很大贡献。”
“这个村子很原始、很安静、很干净。”高超用三个“很”字,来形容自己对武阳村的第一印象。高超觉得,运营管理这样一个独特的乡村,未来将是充满趣味且富有挑战的。
一方面,为厘清武阳村现有资源,高超带领绿城咨询团队,就武阳村农业、文化、旅游三大板块进行系统调研,采访市县镇各级领导,以及游客、村民、民宿主等相关主体,撰写《武阳村未来乡村农文旅调研报告》、《武阳村未来乡村一体化旅游运营发展清单》等,为后续形成乡村运营解决方案并引入农文旅相关运营资源提供依据。
另一方面,绿城咨询作为运营规划的统筹方,未来将通过资源导入、顶层设计、运营的计划和具体落地的方案,去解决武阳村乡村振兴建设过程中的运营可持续性问题。
高超认为,“乡村运营需要理想主义、浪漫情怀,但更需要面对现实。村庄需要有产业,筑巢引凤,让年轻人回乡创业,实现整个村庄的可持续发展。”
未来将构建乡村振兴轻资产运营的1+1+N模式,由政府牵头,绿城咨询做专业协同,通过村庄治理、方案策划、民宿运营、品牌推广、活动策划等N个资源的引入,构建强大的乡村运营支撑。
近年来,文成县武阳村不断擦亮生态福地、名人文化、侨家乐民宿产业等金名片,推进乡村振兴,绘就乡村“共富地图”。
作为刘伯温第23代后人的刘万利,说起武阳村与刘伯温文化,刘万利十分自豪地侃侃而谈,“如果说武阳村有十分名气,那么至少有六分来自于刘伯温。俗话说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他不仅仅是军事家、政治家和文学家,还是一位生活家,这些都是我们后人的精神财富,是用之不竭的。”
怎么让游客在短时间内不知不觉地感受到刘伯温文化,是刘万利经常思考的问题。“我们想把人文穿插到活动中,除太公祭、伯温家宴、伯温研学等活动外,我们也在筹备星空露营基地,农产品的二次开发和推广等等。”
对于绿城的入驻,刘万利表示很意外,“我对未来乡村的理解是共富。不仅这个村要富,周边的村也要一起富起来。上一次,绿城通过公司内部和业主资源,一星期卖了8吨农副产品,包括大米、萝卜、高山蔬菜、鸡鸭等等,和村民形成了很强的利益结合,还解决了大约20个临时性就业岗位。”
2016年,武阳村引进第一家民宿,现已发展以侨家乐为核心,高中低端兼具的民宿集聚村,拥有民宿23家,带动村民就业255人,村民人均增收5万元。
黄琳琴从事旅游业近20年,从一线员工到文成县旅游公司总经理,对旅游行业的发展和趋势有着自己敏锐的判断和深入研究。2014年,她辞职“下海”,开发并经营起了让川民族村的第一家民宿品牌——悦慢民宿。
由黄琳琴首创推出的畲家“长桌宴”流水席出圈后,黄琳琴在武阳村陆续开发经营悦慢武阳店、野舍武阳等精品民宿。而在文化融合民宿旅游的首选切入点上,黄琳琴依旧是通过有故事的美食——“伯温家宴”来呈现。
“2019年,伯温家宴就接待了四万多人次的团体餐,当地农户种植出来的农产品是供不应求。”黄琳琴对当年盛况记忆尤新。
2022年,绿城物业进驻武阳村,对整村提供环境卫生、智慧安防、绿化养护等民生服务,致力于推进村庄景区化、民宿联合化、产业组织化、治理现代化、服务品牌化。
物业项目经理周海燕带领团队,从提升基础物业服务入手,让村民直观感受到环境变好,管理有效。在村监的协助下,共同完成8名观光车驾驶员培训,保证持证上岗,并督促村两委购买商业保险,将原本闲置的观光车运营起来。“我现在也是观光车司机的一员。”周海燕骄傲说道。
一直以来,除了管理好村庄基础物业,她积极参与乡村运营、助农活动。最近,周海燕还被南田镇聘请为“共富经理人”,她干劲更足了。“我们将武阳村作为共富的一个起点,将村里和镇上特殊优质的农产品销售到市区,从而架起两边需求和供给的桥梁。”周海燕介绍道。
“村民的收入增加,对我们的工作配合度和信任度也高了。”未来的路怎么走,周海燕也有一些自己的思考。
“在基础物业服务持续提升的前提下,开展更丰富的多种运营,实现村民和村集体增收,物业在管理过程中促成营收破零;助农活动保持常态化、区域联动,让各个乡村挖掘自身资源优势,集中力量发展农产品;将武阳村做为绿城业主园区外的户外休闲基地,开展养老旅居、避暑旅居等,丰富绿城业主生活。”
当乡村遇见未来,用点滴规划摸索前行,绿城咨询秉承“绿城经验传播者”的初心,以“强社惠民”、“共同富裕”为导向,共建幸福生活共同体,让乡村更美好,让生活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