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绿城服务绿联盟和SPME上海国际物业管理产业博览会联合主办的【物业品质提升】分论坛在上海世博展览馆成功举办。
龙岩城发城市服务集团总经理助理、龙岩城发物业副总经理游伟锋,温州市物业管理协会会长李一文,扬州市物业管理协会会长刘铁,南京市物业管理协会秘书长苗永强,绿城服务集团首席本体官曲亮,绿城社区商业集团总经理董沛文,绿城咨询集团总经理樊琍等嘉宾受邀出席本次分论坛,共同探讨“物业服务品质提升的实践与思考”。论坛由绿城服务绿联盟执行总经理胡志渊主持。
本期,绿城咨询集团总经理樊琍带来《品质提升 和合共生》的主题分享。分享内容包括三部分,第一,美好初心,从哪里来,为何而来。第二,美好原力,回归本真,能力积淀。第三,美好共营,项目管理,企业经营。
第一部分:美好初心,从哪里来,为何而来
绿城创始人宋卫平说过,我们算不上行业的领头羊,不能把自己定位成一个老师,要作为一个低调的优等生,与中小物业企业,互相学习和赋能,一起进步发展。我们既然是在这个行业当中通过学习同行成长起来的,所以也非常希望我们能够把这些学习到的内容,更多地向行业分享,这也是我们绿城服务绿联盟的初心和起源。
行业中有很多的声音和观点,绿城只有一个声音,是我们的本质、根本、人和业主。所以我们在行业中分享联盟业务,是想向行业传递绿城的认知和经验,希望对行业,对其他公司有所启发和赋能。在这个过程中,很多人想了解绿城如何成为有特质的公司,很多人想走进绿城,了解绿城,所以我们的另一个身份是大家走进绿城的引路人,我们希望共同推动这个行业的发展。
绿城服务绿联盟的服务启航于2000年,最早的业务模式很简单,没有项目经理给你派项目经理,派主管。后面发现仅仅派人是不够的,需要教会客户方法,要有工具,所以后来我们开始输出绿城背后的服务体系、管理体系。发展到今天,我们发现做项目上提升是不够的,很多客户面临公司企业管理上的困惑,所以在2022年,我们推出了企业管理咨询服务,向行业输出我们在企业经营管理上的实践。
第二部分:美好原力,回归本真,能力积淀
我们的董事长杨总说过,高质量发展是物业行业发展的本源和未来发展方向,也是行业的出发点和目的地,是需要不断研究和长期坚持的。物业行业是一个民生工程,是长期、可持续为人们带来美好生活的行业,而并不是因资本市场短期的看好或不看好而转移。绿城服务仍然坚持公司的战略定力,保持公司已有的、长期坚持的服务质量,更加坚持长期主义。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也很乐意把绿城对于行业的思考,在20多年发展中我们积累的能力,以及沉淀的经验,与行业分享。
绿城服务绿联盟,作为绿城服务物业项目管理、企业经营管理经验的传播者,设计封装绿城服务产品,夯实专家团队能力,链接内外部合伙人,全业态输出项目管理、企业经营提升的综合化服务解决方案,更快、更好推进行业整体服务能力的提高。绿城服务绿联盟的总体目标,是“再造一座城”,“城”是一个行业的城,是一个绿城跟行业共同分享能力与经验的一座城。
第三部分:美好共营,项目管理,企业经营
我认为一个人能够走得快,但是一群人能够走得更远。我们希望携手整个行业,共同谱写更多的未来。前段时间,有客户问我可不可以输出绿城在增值服务上的产品体系。我们认为,做社商不仅仅是提供产品的供应链,而是销售产品,如何跟业主建立链接产生信任,如何利用物业最后一公里优势等等的方法论。
在创新产品的过程中,我们认为绿城的本体除了员工,更重要的是绿城业主,只有我们真正把绿城业主纳入到园区共治的角色中,我们的物业服务才会越来越良性,尤其是行业人力资源越来越紧张的当下。
绿城创始人宋卫平先生曾说,“我们能不能做到绿城每一个园区当中所有的业主人人都是服务者,人人又是被服务者,业主既可以是服务的享有者,也可以是服务的提供者。”于是我们做了幸福里,在园区中挖掘业主KOL,办四点半学校,里面的老师就是园区中的业主,我们可能会给业主提供紧急医疗救治服务,而这个服务场景的提供者就是业主。
所以我们在居住类项目类联盟中也会输出社区治理的服务,比如说我们现在在做的安置房项目,让村民参与到项目管理,担任社区志愿者。针对非住类项目,我们会提供产业服务和企业服务,比如在佳宝科创中心项目,我们整合内外部服务资源,借助线上的智慧服务平台和线下的服务中心,提供一站式、多元化、专业化的企业服务,助力企业降低经营成本,提升企业在园区的获得感,提高园区享誉度。
我经常跟客户讲,绿城走过的昨天,可能就是你们的今天或者你们的明天。因为绿城经过20多年的发展,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采取的策略,围绕市场、组织以及社商等等相应的战略,都是我们基于这个阶段对于行业的思考,对于绿城服务现状和规模的思考,这些经验我们希望能跟行业分享。或许会因为行业变化、时代变化,方法论也会发生变化,但我想背后思考的逻辑应该是一致的。美好共营,与行业共生发展。